成都是中國物流萬里行活動 一個二次到過的城市。是一個孕育物流改革思路的地方,近幾年成都的物流業發展很快,取得了很好的經驗,向 推廣。
物流園區規劃合理 城市集中配送值得推廣
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院長鄔躍則認為,作為國務院規劃的21個 物流節點城市之一,在規劃方面建設方面下足了工夫。目前,我市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的四園區四中,成都保稅物流、新都物流一期建成投入使用,航空物流園區和雙流物流基本形成3000畝建成區,成都 集裝箱物流園區、青白江物流園區、龍泉物流、新都物流園區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,形成項目承載能力,入駐園區部分項目開工建設;城市配送示范區項目西南物流大合倉項目建成投入使用,園區()已建成85萬平方米標準倉儲設施。
此外,對于我市即將開展的城市集中配送工作,鄔躍認為這也是值得推廣的做法。“現在物流推動城市發展的同時,也在制約部分城市的發展。”鄔躍表示,目前物流企業的“散、小”的特點明顯,“大量的小型物流企業就造成了現在供大于求的局面,大量沒有的充分使用和閑置的運力對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壓力。”我市即將開展的集中配送就是將物流企業的運力集中起來統一管理,統一為商家配送貨物,“這個方式或許是減小物流對城市發展造成反作用的良方。”
成都物流 重創新 物流發展的硬環境提升
交通運輸部院現代物流主任賴平仲表示,成都與其他物流城市相比,在發展中 為注重創新。“成都的創新 先體現在體制的創新。”賴平仲表示,成都市物流辦的成立使紛繁復雜的物流業在這里匯總,“隨之而來的政策協調,使成都物流業發展推進。”此外,賴平仲認為成都物流業的發展,還得益于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。根據省委提出的構建貫通南北、連接東西、通江達海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戰略部署,我市提出了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成都主樞紐目標,即依托鐵路、航空、高速公路等綜合運輸通道,形成布局合理、結構完善、便捷通暢、 的交通網絡,建立區域運輸綜合化、城鄉交通一體化、交通管理智能化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,在建成全省主樞紐的基礎上將成都打造成西部 大的 綜合交通樞紐。依托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,成都雙流機場 跑道、青白江鐵路集裝箱站、成昆鐵路貨運外繞線、新空港貨站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也相繼建成投入使用,“有了充足的基礎設施,成都的物流通道不斷拓展,發展物流的硬環境提升。”
經濟發展推動物流前進 成都需體現地區樞紐作用
在對成都 集裝箱物流園區和成都航空港物流園區進行現場考察,并聽取了市物流辦相關負責人的介紹后,專家們注意到,大量的制造業廠商入駐成都也助推了我市物流業的發展。 發改委綜合運輸所副所長汪鳴建議到,成都可以借著產業西進的東風,吸引 多的制造業、商貿業的企業入駐成都,“大量 廠商的入駐,勢必帶來大量的需要的商品,這樣一來自然將加大對物流業的需求。”同時,大量廠商入駐還會產生虹吸效應,“ 多的廠商將會被良好的商貿物流環境所吸引,這也就形成了一個物流與經濟發展相互帶動的良性循環。”
此外,一座物流樞紐城市的發展, 實現城市物流向物流城市的轉變,“前者主要著眼于服務城市自身的物流,而后者則涵蓋了周圍的城市。”汪鳴表示,成都的物流發展在為自身服務的基礎上還需要為周邊地區服務,“這樣才能體現出樞紐的作用。”促成了物流和經濟的共同發展。